震撼!63.7万块隆基组件建起滩涂上的钢铁森林
2024-03-24 12:52:55

近日,央视网《一站一探》第二站,探访了国内第一个海岸潮间带滩涂光伏项目——大唐浙江象山长大涂滩涂光伏项目。

全文共1757字,读完约需6分钟

沿海地区,是中国经济最发达和最活跃地区,在当前碳关税执行背景下,绿电需求更加迫切。海上光伏,突破消纳空间和土地约束,正成为光伏市场的新“蓝海”。


近日,央视网携手隆基绿能打造的国内首档光伏电站纪实探访类节目《一站一探》重磅开播。节目由央视网“绿色探员”深入探访中国代表性集中式光伏电站,探一座站,减一份碳,以五大能源央国企绿色转型方案,为传统能源领域提供转型新思路,坚定抢抓国家“双碳”战略机遇的信心。


过去一年,从项目开发建设上看,海上光伏已从浙江起步,并逐渐在山东、江苏、河北和福建等多个省份纷纷展开。《一站一探》第二站,探访了国内第一个海岸潮间带滩涂光伏项目——大唐浙江象山长大涂滩涂光伏项目。


近海滩涂 

矗立钢铁森林


2020年8月,大唐长大涂光伏项目“动泥”开工,在历时1年零8个月的漫长建设后,一片占地面积4516亩,光伏板约63.7万块的“钢铁森林”,于浙江象山荒废的滩涂之上拔地而起。



这300兆瓦的光伏电站,采用隆基高效光伏组件,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27万吨,年均可输送3.5亿千瓦时的清洁电量。


然而在滩涂淤泥里,上千亩的光伏电站背后,隐藏着建设期中无数的细节和挑战,而运输是项目建设前期第一个遇到的难题。


作为国内首个海岸潮间带滩涂光伏项目,大唐长大涂光伏项目共有40多万吨的物资需要运进滩涂区域,花费了大概四个多月时间。



据大唐浙江分公司象山区域运维中心副站长、时任大唐浙江分公司长大涂光伏项目部副经理刘建平介绍,运桩方式借鉴了当地渔民所用的泥马的构造形式,工人们在挖掘机两侧焊接了浮箱,再用挖掘机去推动,从而通过这种方式来实现在滩涂上运桩。


“建设过程很符合那句话,就是‘长风破浪会有时’。”刘建平说,建设的工人里有工程师、画家、转业军人等,各行各业的人都参与到了这个项目中。此外,这片滩涂淤泥深度是5.5米,要把100820根桩打进去,就如同“在豆腐上插筷子”,难度可想一般。



桩为枝干,光伏板为叶,大海涌起潮汐,枝干扎进淤泥。奋战近两年,隆基协助着大唐集团种下了这片“钢铁森林”。


“大唐长大涂光伏电站,是具有场景代表性的项目。”隆基绿能产品解决方案负责人张晓鸣表示,结合项目所处海边滩涂场景,隆基将光伏组件的设计做了相应的优化,提升了产品的防腐蚀性能,要求产品的盐雾检测标准达到C8(最高等级的盐雾检测标准)。此外,该项目采用隆基Hi-MO系列高效组件,并网运行后实际系统效率高出电站理论水平2.39%。



此外,基于台风、高腐蚀等因素,隆基还为组件做了严苛的动态载荷、不均匀载荷和承压测试,这也使得产品经受住了当地多次台风的考验。


高品质的光伏电站在带来可观社会经济效益的同时,进一步加速了当地绿色能源转型进程,千年滩涂荒地变身经济环保沃土。



板上发电

板下渔民劳作


作为国内最了解海上光伏的专家之一,国家海洋技术中心海洋能发展中心副主任崔琳认为,大唐长大涂光伏电站为未来的滩涂开发,带来了诸多启示性的意义,很多工程技术是需要通过这样的示范项目来进行验证和做经验积累。



大唐浙江象山长大涂滩涂光伏项目上层空间用于发电,地面滩涂用于板下渔民劳作,极大地提高了海岸滩涂的开发和利用价值,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显著。


“实际上,未来能否依托光伏电站的水泥桩开展一些滩涂的养殖项目,这也是大唐长大涂光伏项目后续可以探讨的一些内容。”崔琳补充道。


在多年以前,滩涂生态杀手、滩涂养殖业的最大敌人大米草在长大涂大规模繁殖,严重挤兑了当地生物的栖息环境,还引发赤潮爆发、渔获下降、航道淤塞等问题。


刘建平认为,大米草的存在,侵占了当地的生态环境。大唐通过施工把大米草清除以后,实际上对滩涂的生态恢复是有促进作用的。长大涂光伏项目是板上发电,板下是六米以下的高度,给渔民劳作留出了充足的空间。



板上发电、板下渔民劳作是这片“钢铁森林”平衡能源和环境的神奇之处。在滩涂上,可以看到很多渔民自行放置的网箱,螃蟹、跳跳鱼、泥螺、望潮等都是这里的常见生物,诸多候鸟也有回归的倾向,在光伏电站上空翱翔、栖息。


据崔琳介绍,在长大涂电站建设之前,当地这片滩涂的利用率是比较低的;项目建设之后,大大提高了对滩涂的利用率。当前,国家的可再生能源规划把光伏导向了西北的沙漠,因此海上光伏将成为一个新的增长点,未来对于能源的开发需求,一定是向海洋获取的。







震撼!63.7万块隆基组件建起滩涂上的钢铁森林
2024-03-24 12:52:55

近日,央视网《一站一探》第二站,探访了国内第一个海岸潮间带滩涂光伏项目——大唐浙江象山长大涂滩涂光伏项目。

全文共1757字,读完约需6分钟

沿海地区,是中国经济最发达和最活跃地区,在当前碳关税执行背景下,绿电需求更加迫切。海上光伏,突破消纳空间和土地约束,正成为光伏市场的新“蓝海”。


近日,央视网携手隆基绿能打造的国内首档光伏电站纪实探访类节目《一站一探》重磅开播。节目由央视网“绿色探员”深入探访中国代表性集中式光伏电站,探一座站,减一份碳,以五大能源央国企绿色转型方案,为传统能源领域提供转型新思路,坚定抢抓国家“双碳”战略机遇的信心。


过去一年,从项目开发建设上看,海上光伏已从浙江起步,并逐渐在山东、江苏、河北和福建等多个省份纷纷展开。《一站一探》第二站,探访了国内第一个海岸潮间带滩涂光伏项目——大唐浙江象山长大涂滩涂光伏项目。


近海滩涂 

矗立钢铁森林


2020年8月,大唐长大涂光伏项目“动泥”开工,在历时1年零8个月的漫长建设后,一片占地面积4516亩,光伏板约63.7万块的“钢铁森林”,于浙江象山荒废的滩涂之上拔地而起。



这300兆瓦的光伏电站,采用隆基高效光伏组件,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27万吨,年均可输送3.5亿千瓦时的清洁电量。


然而在滩涂淤泥里,上千亩的光伏电站背后,隐藏着建设期中无数的细节和挑战,而运输是项目建设前期第一个遇到的难题。


作为国内首个海岸潮间带滩涂光伏项目,大唐长大涂光伏项目共有40多万吨的物资需要运进滩涂区域,花费了大概四个多月时间。



据大唐浙江分公司象山区域运维中心副站长、时任大唐浙江分公司长大涂光伏项目部副经理刘建平介绍,运桩方式借鉴了当地渔民所用的泥马的构造形式,工人们在挖掘机两侧焊接了浮箱,再用挖掘机去推动,从而通过这种方式来实现在滩涂上运桩。


“建设过程很符合那句话,就是‘长风破浪会有时’。”刘建平说,建设的工人里有工程师、画家、转业军人等,各行各业的人都参与到了这个项目中。此外,这片滩涂淤泥深度是5.5米,要把100820根桩打进去,就如同“在豆腐上插筷子”,难度可想一般。



桩为枝干,光伏板为叶,大海涌起潮汐,枝干扎进淤泥。奋战近两年,隆基协助着大唐集团种下了这片“钢铁森林”。


“大唐长大涂光伏电站,是具有场景代表性的项目。”隆基绿能产品解决方案负责人张晓鸣表示,结合项目所处海边滩涂场景,隆基将光伏组件的设计做了相应的优化,提升了产品的防腐蚀性能,要求产品的盐雾检测标准达到C8(最高等级的盐雾检测标准)。此外,该项目采用隆基Hi-MO系列高效组件,并网运行后实际系统效率高出电站理论水平2.39%。



此外,基于台风、高腐蚀等因素,隆基还为组件做了严苛的动态载荷、不均匀载荷和承压测试,这也使得产品经受住了当地多次台风的考验。


高品质的光伏电站在带来可观社会经济效益的同时,进一步加速了当地绿色能源转型进程,千年滩涂荒地变身经济环保沃土。



板上发电

板下渔民劳作


作为国内最了解海上光伏的专家之一,国家海洋技术中心海洋能发展中心副主任崔琳认为,大唐长大涂光伏电站为未来的滩涂开发,带来了诸多启示性的意义,很多工程技术是需要通过这样的示范项目来进行验证和做经验积累。



大唐浙江象山长大涂滩涂光伏项目上层空间用于发电,地面滩涂用于板下渔民劳作,极大地提高了海岸滩涂的开发和利用价值,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显著。


“实际上,未来能否依托光伏电站的水泥桩开展一些滩涂的养殖项目,这也是大唐长大涂光伏项目后续可以探讨的一些内容。”崔琳补充道。


在多年以前,滩涂生态杀手、滩涂养殖业的最大敌人大米草在长大涂大规模繁殖,严重挤兑了当地生物的栖息环境,还引发赤潮爆发、渔获下降、航道淤塞等问题。


刘建平认为,大米草的存在,侵占了当地的生态环境。大唐通过施工把大米草清除以后,实际上对滩涂的生态恢复是有促进作用的。长大涂光伏项目是板上发电,板下是六米以下的高度,给渔民劳作留出了充足的空间。



板上发电、板下渔民劳作是这片“钢铁森林”平衡能源和环境的神奇之处。在滩涂上,可以看到很多渔民自行放置的网箱,螃蟹、跳跳鱼、泥螺、望潮等都是这里的常见生物,诸多候鸟也有回归的倾向,在光伏电站上空翱翔、栖息。


据崔琳介绍,在长大涂电站建设之前,当地这片滩涂的利用率是比较低的;项目建设之后,大大提高了对滩涂的利用率。当前,国家的可再生能源规划把光伏导向了西北的沙漠,因此海上光伏将成为一个新的增长点,未来对于能源的开发需求,一定是向海洋获取的。







关闭
注册 登录
手机号:
密码: 忘记密码?
注册 登录
手机号:
密码:
确认密码:
验证码:
密码重置
手机号:
新密码:
确认密码:
验证码:
返回
请输入图片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