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新时代,华能江苏公司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根本遵循,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坚决落实集团公司“三六六”发展战略,以“走在前、挑大梁、做表率”的奋斗姿态,在高质量发展道路上不断迈出新步伐,煤、气、风、光、储、综合能源一体化发展格局初步形成,装机容量1550万千瓦,其中新能源装机约500万千瓦,占比32%。
江海奔涌逐浪江苏大地高质量发展新航程
江苏,通江达海、南北交融,富庶与繁华历经千年而不衰。华能江苏公司深耕江苏大地四十载,与江苏同发展、与华能共奋进。
进入新时代,华能江苏公司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根本遵循,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坚决落实集团公司“三六六”发展战略,以“走在前、挑大梁、做表率”的奋斗姿态,在高质量发展道路上不断迈出新步伐,煤、气、风、光、储、综合能源一体化发展格局初步形成,装机容量1550万千瓦,其中新能源装机约500万千瓦,占比32%。
在“星火聚力”中再展担当。温暖千家点亮万户,是一种责任一份担当,更是须臾不可忽视的“国之大者”。华能江苏公司强化传统火电在新型电力系统中的兜底保障作用,以科技进步拓展火电顶峰压谷能力,全部火电完成供热改造,全部实现火、光共济,四个火电厂实现城市污泥耦合燃烧,日处理量达1000吨。公司年发电量超540亿千瓦时,年供热量超2887万吉焦,在江苏省电热保供中展现华能担当,得到江苏省委省政府、能源主管部门和各地政府高度评价。
在“向海争锋”中扬帆启航。公司海上风电规模达到251万千瓦。勇当海上风电产业链“链长”和“海上风电原创技术策源地”,大丰、如东、射阳、启东等多个项目获国家优质工程奖,创新投运国内首个海上智慧运维平台、自主研发国内首台套全国产化海上风电水下智能巡检机器人,另有多项科技成果荣获中国电力科学技术一等奖。
在“沐光前行”中整装出发。立足江苏资源禀赋,公司大力推动集中式和分布式光伏并行开发、多点开花,投产光伏200万千瓦,配套储能约40万千瓦时。一批“绿色+”示范项目点燃“绿电”引擎,建成当时国内最大的光伏建筑一体化(BIPV)项目50兆瓦“绿色工厂”项目;建成省内首个渔塘生态化改造与渔业养殖一体化的渔光互补项目;东南大学校园光伏被评为教育部“绿色校园”示范项目;建成省内第一个独立共享储能项目。
在“新质赋能”中智绘未来。战新产业应势崛起,世界首台套大型非补燃压缩空气储能项目——金坛盐穴压缩空气储能发电项目于2022年5月建成投产,二期工程2×35万千瓦项目已进入建设阶段;华能首个垃圾发电项目建成投运;省内聚合分布式资源容量最大的虚拟电厂正式上线试运行。
在“科技创新”中勇立潮头。洞察行业需求,勇闯科技前沿,公司获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被人社部评为国家技能人才培育突出单位。2021年以来,公司研发投入30.1亿元,共授权专利1150项,发布IEC国际标准5项、发布国家标准2项、行业标准3项、团体标准63项,荣获集团级奖项11项、省部级奖项25项。目前,公司正在建设压缩空气储能创新示范等三个工程研究中心,重点推进近海漂浮式光伏发电关键技术等三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课题研究。研发的具有华能自主知识产权的海上风电陆、海、空智能巡检装备,突破了智能装备协同控制、不停机叶片巡检等关键技术。推进国家燃气轮机国产化创新示范项目及支撑性电源建设,打造国之重器。公司自主开发建设精益化管理平台、综合能源监管平台,驱动能源电力运营“上云、用数、赋智”。
岁月奔涌、山河印证。华能江苏公司以电力赋能“强富美高”新江苏现代化建设,奏响了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最强旋律。逐梦前行,再谱华章,我们将立足当下、志存高远,加快建设一流综合性能源公司,以高质量发展的优异成绩,为中国华能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贡献更大力量。
进入新时代,华能江苏公司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根本遵循,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坚决落实集团公司“三六六”发展战略,以“走在前、挑大梁、做表率”的奋斗姿态,在高质量发展道路上不断迈出新步伐,煤、气、风、光、储、综合能源一体化发展格局初步形成,装机容量1550万千瓦,其中新能源装机约500万千瓦,占比32%。
江海奔涌逐浪江苏大地高质量发展新航程
江苏,通江达海、南北交融,富庶与繁华历经千年而不衰。华能江苏公司深耕江苏大地四十载,与江苏同发展、与华能共奋进。
进入新时代,华能江苏公司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根本遵循,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坚决落实集团公司“三六六”发展战略,以“走在前、挑大梁、做表率”的奋斗姿态,在高质量发展道路上不断迈出新步伐,煤、气、风、光、储、综合能源一体化发展格局初步形成,装机容量1550万千瓦,其中新能源装机约500万千瓦,占比32%。
在“星火聚力”中再展担当。温暖千家点亮万户,是一种责任一份担当,更是须臾不可忽视的“国之大者”。华能江苏公司强化传统火电在新型电力系统中的兜底保障作用,以科技进步拓展火电顶峰压谷能力,全部火电完成供热改造,全部实现火、光共济,四个火电厂实现城市污泥耦合燃烧,日处理量达1000吨。公司年发电量超540亿千瓦时,年供热量超2887万吉焦,在江苏省电热保供中展现华能担当,得到江苏省委省政府、能源主管部门和各地政府高度评价。
在“向海争锋”中扬帆启航。公司海上风电规模达到251万千瓦。勇当海上风电产业链“链长”和“海上风电原创技术策源地”,大丰、如东、射阳、启东等多个项目获国家优质工程奖,创新投运国内首个海上智慧运维平台、自主研发国内首台套全国产化海上风电水下智能巡检机器人,另有多项科技成果荣获中国电力科学技术一等奖。
在“沐光前行”中整装出发。立足江苏资源禀赋,公司大力推动集中式和分布式光伏并行开发、多点开花,投产光伏200万千瓦,配套储能约40万千瓦时。一批“绿色+”示范项目点燃“绿电”引擎,建成当时国内最大的光伏建筑一体化(BIPV)项目50兆瓦“绿色工厂”项目;建成省内首个渔塘生态化改造与渔业养殖一体化的渔光互补项目;东南大学校园光伏被评为教育部“绿色校园”示范项目;建成省内第一个独立共享储能项目。
在“新质赋能”中智绘未来。战新产业应势崛起,世界首台套大型非补燃压缩空气储能项目——金坛盐穴压缩空气储能发电项目于2022年5月建成投产,二期工程2×35万千瓦项目已进入建设阶段;华能首个垃圾发电项目建成投运;省内聚合分布式资源容量最大的虚拟电厂正式上线试运行。
在“科技创新”中勇立潮头。洞察行业需求,勇闯科技前沿,公司获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被人社部评为国家技能人才培育突出单位。2021年以来,公司研发投入30.1亿元,共授权专利1150项,发布IEC国际标准5项、发布国家标准2项、行业标准3项、团体标准63项,荣获集团级奖项11项、省部级奖项25项。目前,公司正在建设压缩空气储能创新示范等三个工程研究中心,重点推进近海漂浮式光伏发电关键技术等三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课题研究。研发的具有华能自主知识产权的海上风电陆、海、空智能巡检装备,突破了智能装备协同控制、不停机叶片巡检等关键技术。推进国家燃气轮机国产化创新示范项目及支撑性电源建设,打造国之重器。公司自主开发建设精益化管理平台、综合能源监管平台,驱动能源电力运营“上云、用数、赋智”。
岁月奔涌、山河印证。华能江苏公司以电力赋能“强富美高”新江苏现代化建设,奏响了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最强旋律。逐梦前行,再谱华章,我们将立足当下、志存高远,加快建设一流综合性能源公司,以高质量发展的优异成绩,为中国华能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贡献更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