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1日,中国船舶武昌造船参建的黄茅海跨海通道 正式通车!黄茅海跨海通道是继港珠澳大桥、深中通道之后粤港澳大湾区又一跨海通道重大工程,这也标志着粤港澳大湾区三个国家级“超级工程”,武昌造船全部参与建造!
12月11日,中国船舶武昌造船参建的黄茅海跨海通道 正式通车!黄茅海跨海通道是继港珠澳大桥、深中通道之后粤港澳大湾区又一跨海通道重大工程,这也标志着粤港澳大湾区三个国家级“超级工程”,武昌造船全部参与建造!
武昌造船承制的黄茅海跨海通道G2合同段包括中引桥钢箱梁、钢护栏及附属构件,东、西引桥节段梁钢护栏,工程量约4.33万吨。
公司自2021年12月10日签订黄茅海跨海通道项目G2合同段以来,以“建世界一流跨海大桥、创平安百年品质工程”为目标,从科技创新成果应用、提高劳动生产率、加快建设速度、降低工程成本、提高工程质量、改善生态环境等六个维度,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率完成了G2合同段施工内容。在管理中心组织的劳动竞赛中多次获得优秀基层党组织、年度管理优胜奖、优质优价第一名、平安工地标杆奖等好成绩。
公司积极推进项目智能制造和工法创新,单元件制造实现100%无马组装,智能化焊接设备使用率100%,生产效率提高了30%以上,探伤一次合格率达99%以上;基于新型无马装配、高效总拼焊接、智能涂装作业等工序开展技术微创新共计40余项,特别是在防撞护栏生产线工序优化方面做出卓有成效的改进,开发1.2mm实芯细丝埋弧自动焊工艺,研发棱角焊缝专用打磨机,配置编程自动焊接机器人近十台套,较原有人工装焊作业效率提升3-4倍;积极推行便携式焊接机器人、全方位焊接机器人及焊接群控系统等智能焊接技术的应用,缩短了生产周期,降低了人员劳动强度,提升了焊接质量,钢箱梁总拼智能焊接在深中通道项目基础上提高了10%。
黄茅海跨海通道全长约31公里,其中跨海段14公里,采用双向6车道高速公路标准,设计时速100公里,设计使用寿命100年。通车后,黄茅海跨海通道将充分发挥港珠澳大桥西延线的功能,从珠海到江门,30分钟左右就可以到达,大大改变粤西沿海地区与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区域通道单一的现状,加速大湾区的经济一体化进程,为区域发展注入澎湃动力。
12月11日,中国船舶武昌造船参建的黄茅海跨海通道 正式通车!黄茅海跨海通道是继港珠澳大桥、深中通道之后粤港澳大湾区又一跨海通道重大工程,这也标志着粤港澳大湾区三个国家级“超级工程”,武昌造船全部参与建造!
12月11日,中国船舶武昌造船参建的黄茅海跨海通道 正式通车!黄茅海跨海通道是继港珠澳大桥、深中通道之后粤港澳大湾区又一跨海通道重大工程,这也标志着粤港澳大湾区三个国家级“超级工程”,武昌造船全部参与建造!
武昌造船承制的黄茅海跨海通道G2合同段包括中引桥钢箱梁、钢护栏及附属构件,东、西引桥节段梁钢护栏,工程量约4.33万吨。
公司自2021年12月10日签订黄茅海跨海通道项目G2合同段以来,以“建世界一流跨海大桥、创平安百年品质工程”为目标,从科技创新成果应用、提高劳动生产率、加快建设速度、降低工程成本、提高工程质量、改善生态环境等六个维度,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率完成了G2合同段施工内容。在管理中心组织的劳动竞赛中多次获得优秀基层党组织、年度管理优胜奖、优质优价第一名、平安工地标杆奖等好成绩。
公司积极推进项目智能制造和工法创新,单元件制造实现100%无马组装,智能化焊接设备使用率100%,生产效率提高了30%以上,探伤一次合格率达99%以上;基于新型无马装配、高效总拼焊接、智能涂装作业等工序开展技术微创新共计40余项,特别是在防撞护栏生产线工序优化方面做出卓有成效的改进,开发1.2mm实芯细丝埋弧自动焊工艺,研发棱角焊缝专用打磨机,配置编程自动焊接机器人近十台套,较原有人工装焊作业效率提升3-4倍;积极推行便携式焊接机器人、全方位焊接机器人及焊接群控系统等智能焊接技术的应用,缩短了生产周期,降低了人员劳动强度,提升了焊接质量,钢箱梁总拼智能焊接在深中通道项目基础上提高了10%。
黄茅海跨海通道全长约31公里,其中跨海段14公里,采用双向6车道高速公路标准,设计时速100公里,设计使用寿命100年。通车后,黄茅海跨海通道将充分发挥港珠澳大桥西延线的功能,从珠海到江门,30分钟左右就可以到达,大大改变粤西沿海地区与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区域通道单一的现状,加速大湾区的经济一体化进程,为区域发展注入澎湃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