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8日,甘肃、山东两地与国家电网共同举行大会,宣告陇东至山东±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陇电入鲁”工程竣工投产,这标志着我国首个“风光火储一体化”大型综合能源基地外送工程正式投运
5月8日,甘肃、山东两地与国家电网共同举行大会,宣告陇东至山东±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陇电入鲁”工程竣工投产,这标志着我国首个“风光火储一体化”大型综合能源基地外送工程正式投运。通过这条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每年可从甘肃省向山东省输送风电、光伏、火电及储能电量360亿千瓦时。
这条穿越5省、横跨915千米的电力“高速公路”建设项目,深度融入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有力提升了我国高端输变电装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控制力。特变电工充分发挥自身优势,运用先进的设计理念、并引入智能化视觉在线检测等前沿科技手段,通过自主研发,在该工程的建设过程中提供了±400千伏换流变、电抗器、主变、干变、导线等核心装备与服务,与多家电力企业联手护航这一跨区域能源调配的绿色动脉,为推动甘肃东部绿色能源输出、山东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强的技术保障。
“陇电入鲁”工程采用±800千伏额定电压、800万千瓦额定容量的“双八百”特高压直流输电技术,输电距离915公里。呈现出电压等级高、输送容量大、输送距离远等特点。为此,工程对于特高压换流变产品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400千伏换流变
据介绍,在满足招标技术要求的成熟方案基础上,特变电工项目攻关团队结合当前换流变网侧绝缘水平进一步提升的趋势,以网侧绝缘水平提升5%为目标,对网线圈及其主纵绝缘等网侧区域开展重点技术攻关,首次设计制造出了“阀-网-调”特高压换流变产品。相对前期工程,阀侧线圈电压等级高,在内径侧且上下出线,绝缘结构相对复杂,网侧绝缘水平和标称容量均进行了全面提升。东平站运行相±400千伏换流变压器以远优于协议要求的局放量试验合格。今年3月,7台±400千伏换流变现场完成了三次冲击合闸试验,实现了一次安装成功、一次试验合格、一次投运成功。
此次的“陇电入鲁”工程是“风光火储一体化”综合性能源系统,对于电网的稳定运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针对工程发送端庆阳换流站的实际情况,特变电工自行研制出9台750千伏单相并联电抗器,该单相并联电抗器在提高电网稳定性、优化电能质量、减少线路损耗等方面优势明显。作为我国西北地区电网电压等级最高的并联电抗器,在补偿线路的电容性充电电流、限制系统电压升高和操作过电压,确保电力线路的稳定可靠运行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东平换流站500千伏主变压器
在接受端东平换流站,特变电工设计团队结合东平换流站实际情况,对主变压器的抗短路能力进行了重点提升,调相机升压变通过立体磁路优化设计,实现了效能与环保性能的双重提升。不仅4台500千伏主变压器同步投运成功,且项目团队结合换流站实际情况,制定了一套“全周期跟踪+全天候响应”服务策略,采取“两班轮值”方式对现场试验数据进行实时监测,确保设备状态“零异常”,全方位助力项目顺利投运。
随着各行业对数字技术的深入应用,“陇电入鲁”工程也彰显了众多的数字工业化的新成果。其中,特变电工自主研发了JL1/G2A-1250/100钢芯铝绞线,单根导线中心镀锌钢截面达100平方毫米,导电率达61.5%,抗拉强度大幅提升,充分满足山西段复杂输电环境,为线路工程稳定运行提供了可靠保障。而其中的铝单丝生产,创新性地使用智能化视觉在线检测、激光测径仪等自动化设备,将直径9.5毫米的铝杆均匀拉丝成直径4.35毫米的铝单丝,实现单丝直径误差控制在±0.005毫米以内,整个生产周期一次生产合格率100%。
10千伏干式变压器
此外,特变电工还为山东能源灵台2×1000兆瓦调峰煤电项目,配套了28台厂用干式变压器,为这条“西电东送”新动脉的稳定运行提供了关键装备支撑。
“陇电入鲁”工程的正式投运,将有力支撑“沙戈荒”大基地建设和新能源大规模开发利用,有力服务山东、甘肃两省和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而随着“陇电入鲁”工程的正式投运,国家电网已建成投运“22交17直”39项特高压工程,线路总里程可绕地球赤道一圈以上,形成全球规模最大的特高压输电网络,为保障电力安全可靠供应、促进绿色低碳发展提供了坚强支撑。特变电工也将继续以卓越的技术实力和深厚的行业积淀,全力护航中国绿电大动脉的健康稳定运行。
5月8日,甘肃、山东两地与国家电网共同举行大会,宣告陇东至山东±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陇电入鲁”工程竣工投产,这标志着我国首个“风光火储一体化”大型综合能源基地外送工程正式投运
5月8日,甘肃、山东两地与国家电网共同举行大会,宣告陇东至山东±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陇电入鲁”工程竣工投产,这标志着我国首个“风光火储一体化”大型综合能源基地外送工程正式投运。通过这条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每年可从甘肃省向山东省输送风电、光伏、火电及储能电量360亿千瓦时。
这条穿越5省、横跨915千米的电力“高速公路”建设项目,深度融入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有力提升了我国高端输变电装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控制力。特变电工充分发挥自身优势,运用先进的设计理念、并引入智能化视觉在线检测等前沿科技手段,通过自主研发,在该工程的建设过程中提供了±400千伏换流变、电抗器、主变、干变、导线等核心装备与服务,与多家电力企业联手护航这一跨区域能源调配的绿色动脉,为推动甘肃东部绿色能源输出、山东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强的技术保障。
“陇电入鲁”工程采用±800千伏额定电压、800万千瓦额定容量的“双八百”特高压直流输电技术,输电距离915公里。呈现出电压等级高、输送容量大、输送距离远等特点。为此,工程对于特高压换流变产品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400千伏换流变
据介绍,在满足招标技术要求的成熟方案基础上,特变电工项目攻关团队结合当前换流变网侧绝缘水平进一步提升的趋势,以网侧绝缘水平提升5%为目标,对网线圈及其主纵绝缘等网侧区域开展重点技术攻关,首次设计制造出了“阀-网-调”特高压换流变产品。相对前期工程,阀侧线圈电压等级高,在内径侧且上下出线,绝缘结构相对复杂,网侧绝缘水平和标称容量均进行了全面提升。东平站运行相±400千伏换流变压器以远优于协议要求的局放量试验合格。今年3月,7台±400千伏换流变现场完成了三次冲击合闸试验,实现了一次安装成功、一次试验合格、一次投运成功。
此次的“陇电入鲁”工程是“风光火储一体化”综合性能源系统,对于电网的稳定运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针对工程发送端庆阳换流站的实际情况,特变电工自行研制出9台750千伏单相并联电抗器,该单相并联电抗器在提高电网稳定性、优化电能质量、减少线路损耗等方面优势明显。作为我国西北地区电网电压等级最高的并联电抗器,在补偿线路的电容性充电电流、限制系统电压升高和操作过电压,确保电力线路的稳定可靠运行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东平换流站500千伏主变压器
在接受端东平换流站,特变电工设计团队结合东平换流站实际情况,对主变压器的抗短路能力进行了重点提升,调相机升压变通过立体磁路优化设计,实现了效能与环保性能的双重提升。不仅4台500千伏主变压器同步投运成功,且项目团队结合换流站实际情况,制定了一套“全周期跟踪+全天候响应”服务策略,采取“两班轮值”方式对现场试验数据进行实时监测,确保设备状态“零异常”,全方位助力项目顺利投运。
随着各行业对数字技术的深入应用,“陇电入鲁”工程也彰显了众多的数字工业化的新成果。其中,特变电工自主研发了JL1/G2A-1250/100钢芯铝绞线,单根导线中心镀锌钢截面达100平方毫米,导电率达61.5%,抗拉强度大幅提升,充分满足山西段复杂输电环境,为线路工程稳定运行提供了可靠保障。而其中的铝单丝生产,创新性地使用智能化视觉在线检测、激光测径仪等自动化设备,将直径9.5毫米的铝杆均匀拉丝成直径4.35毫米的铝单丝,实现单丝直径误差控制在±0.005毫米以内,整个生产周期一次生产合格率100%。
10千伏干式变压器
此外,特变电工还为山东能源灵台2×1000兆瓦调峰煤电项目,配套了28台厂用干式变压器,为这条“西电东送”新动脉的稳定运行提供了关键装备支撑。
“陇电入鲁”工程的正式投运,将有力支撑“沙戈荒”大基地建设和新能源大规模开发利用,有力服务山东、甘肃两省和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而随着“陇电入鲁”工程的正式投运,国家电网已建成投运“22交17直”39项特高压工程,线路总里程可绕地球赤道一圈以上,形成全球规模最大的特高压输电网络,为保障电力安全可靠供应、促进绿色低碳发展提供了坚强支撑。特变电工也将继续以卓越的技术实力和深厚的行业积淀,全力护航中国绿电大动脉的健康稳定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