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第二批大基地德令哈源网荷储100万千瓦风光项目所属70万千瓦光伏工程成功并网发电,全部采用天合光能至尊N型700W+组件,年发电量约14.82亿千瓦时,节约燃煤约44.64万吨,减少二氧化碳年排放量约115.6万吨;另外所属30万千瓦风电工程计划于近日建成投产。天合光能至尊N型系列组件再次在沙戈荒地区落下新能源的注脚
近日,国家第二批大基地德令哈源网荷储100万千瓦风光项目所属70万千瓦光伏工程成功并网发电,全部采用天合光能至尊N型700W+组件,年发电量约14.82亿千瓦时,节约燃煤约44.64万吨,减少二氧化碳年排放量约115.6万吨;另外所属30万千瓦风电工程计划于近日建成投产。天合光能至尊N型系列组件再次在沙戈荒地区落下新能源的注脚。
“德令哈”来源于蒙古语中的“阿里腾德令哈”,汉语译为“金色的世界”。整座城市坐落于柴达木盆地东北边缘,平均海拔2980米,年日照时数高达3554小时,太阳能资源丰富,是著名的“阳光地带”。也正是因为如此,现在,这片“金色世界”里最引人注目的,是蓝色的“海洋”、绿色的动能。
项目坐落在德令哈无人区的腹地,海拔高度为2800米,距离最近的城镇冷湖镇仍有着400多公里的漫长路程。在这样典型的沙戈荒环境中,光伏组件需要应对极端温度、强风沙侵蚀和高紫外线的多重挑战。
依托于先进的工艺设计和严格的制程管控,天合光能至尊N型700W+组件在可靠性方面表现卓越,无惧大基地的高温差、高辐照UV和风沙侵蚀。组件在加严高低温热循环600次,动静载复合MSS测试,UV测试中表现优异,可全面应对沙戈荒环境挑战。组件可靠性受到了第三方权威检测机构的认可,天合光能已连续十一年获评Kiwa PVEL公布的“Top Performer”组件制造商。
当前,随着2.0技术升级,TOPCon组件背面率可达到85%,在地表反射率为25%~30%的沙戈荒大基地这样理想的双面发电场景,具备更高的综合发电效率。在电力交易全面市场化改革的背景下,以天合光能至尊N型700W+组件为代表的高功率TOPCon组件也能凭借卓越的低辐照性能,在电价最具价值的早晚高峰时段保持相对更高的输出,将阳光直接转化为更高的经济收益,成为沙戈荒场景的“不二之选”。
德令哈曾以煤炭、石灰石等传统矿产资源为基础,发展起了以盐化工产业为主的工业经济,然而“快车道”的发展也早已显露出疲态。如今,光伏、风电等新能源项目以开疆拓土之势涌入,破解了传统产业的困境,让产业转型成为了推动发展的至关重要的驱动力。
从沙特海水淡化项目到青海高地清洁能源项目,从宁夏采煤沉陷区到西藏高海拔牧光互补项目,天合光能至尊N型TOPCon组件正源源不断抵达全球各地,助力戈壁和荒漠转变为新能源发展的“蓝海”,在这些曾经荒芜的土地上,写下能源转型的新篇章。
近日,国家第二批大基地德令哈源网荷储100万千瓦风光项目所属70万千瓦光伏工程成功并网发电,全部采用天合光能至尊N型700W+组件,年发电量约14.82亿千瓦时,节约燃煤约44.64万吨,减少二氧化碳年排放量约115.6万吨;另外所属30万千瓦风电工程计划于近日建成投产。天合光能至尊N型系列组件再次在沙戈荒地区落下新能源的注脚
近日,国家第二批大基地德令哈源网荷储100万千瓦风光项目所属70万千瓦光伏工程成功并网发电,全部采用天合光能至尊N型700W+组件,年发电量约14.82亿千瓦时,节约燃煤约44.64万吨,减少二氧化碳年排放量约115.6万吨;另外所属30万千瓦风电工程计划于近日建成投产。天合光能至尊N型系列组件再次在沙戈荒地区落下新能源的注脚。
“德令哈”来源于蒙古语中的“阿里腾德令哈”,汉语译为“金色的世界”。整座城市坐落于柴达木盆地东北边缘,平均海拔2980米,年日照时数高达3554小时,太阳能资源丰富,是著名的“阳光地带”。也正是因为如此,现在,这片“金色世界”里最引人注目的,是蓝色的“海洋”、绿色的动能。
项目坐落在德令哈无人区的腹地,海拔高度为2800米,距离最近的城镇冷湖镇仍有着400多公里的漫长路程。在这样典型的沙戈荒环境中,光伏组件需要应对极端温度、强风沙侵蚀和高紫外线的多重挑战。
依托于先进的工艺设计和严格的制程管控,天合光能至尊N型700W+组件在可靠性方面表现卓越,无惧大基地的高温差、高辐照UV和风沙侵蚀。组件在加严高低温热循环600次,动静载复合MSS测试,UV测试中表现优异,可全面应对沙戈荒环境挑战。组件可靠性受到了第三方权威检测机构的认可,天合光能已连续十一年获评Kiwa PVEL公布的“Top Performer”组件制造商。
当前,随着2.0技术升级,TOPCon组件背面率可达到85%,在地表反射率为25%~30%的沙戈荒大基地这样理想的双面发电场景,具备更高的综合发电效率。在电力交易全面市场化改革的背景下,以天合光能至尊N型700W+组件为代表的高功率TOPCon组件也能凭借卓越的低辐照性能,在电价最具价值的早晚高峰时段保持相对更高的输出,将阳光直接转化为更高的经济收益,成为沙戈荒场景的“不二之选”。
德令哈曾以煤炭、石灰石等传统矿产资源为基础,发展起了以盐化工产业为主的工业经济,然而“快车道”的发展也早已显露出疲态。如今,光伏、风电等新能源项目以开疆拓土之势涌入,破解了传统产业的困境,让产业转型成为了推动发展的至关重要的驱动力。
从沙特海水淡化项目到青海高地清洁能源项目,从宁夏采煤沉陷区到西藏高海拔牧光互补项目,天合光能至尊N型TOPCon组件正源源不断抵达全球各地,助力戈壁和荒漠转变为新能源发展的“蓝海”,在这些曾经荒芜的土地上,写下能源转型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