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能源局正式公布了第五批能源领域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名单,东方电气集团主持和参与的7个装备入选。这些成果不仅体现了东方电气在能源装备核心技术上的重大突破,填补了多个领域技术空白,更为推动能源结构转型、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提供了坚实支撑
近日,国家能源局正式公布了第五批能源领域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名单,东方电气集团主持和参与的7个装备入选。这些成果不仅体现了东方电气在能源装备核心技术上的重大突破,填补了多个领域技术空白,更为推动能源结构转型、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提供了坚实支撑。
一起来了解一下这些入选项目吧↓↓↓
百公斤级车载液氢系统
该系统依托攀枝花液氢应用示范区的氢能重卡项目,目前车辆已完成路试,不仅为车载液氢大功率燃料电池系统开发提供了全新思路,更标志着我国液氢重卡研制与示范运行迈入全新阶段。该氢能重卡的主要动力源是东方锅炉自主研发、适配液氢系统的大功率燃料电池系统,实现了能量梯级利用与氢源稳定,进一步提升了系统效率和车辆运行经济性,为能源结构转型、绿色低碳交通提供了关键装备支撑。
26兆瓦级半直驱海上风力发电机组以及主轴轴承、全系列齿轮箱轴承
26兆瓦级半直驱海上风力发电机组是目前全球单机容量最大、叶轮直径最长的海上全国产化风电机组,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机组研制期间,东方风电、东方研究院联合上下游企业、应用单位协同攻关,突破了多项关键技术难题。2024年10月,机组在福建福清下线。在年平均10米/秒的风速下,单台机组每年可输出1亿度电,可满足5.5万户普通家庭一年的生活用电,可节约标准煤3万余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8万余吨。
46兆瓦大容量单级单吸立式离心泵
46兆瓦大容量单级单吸立式离心泵是全球单泵容量最大的立式单级单吸离心泵,也是国内单泵设计流量最大的离心泵,具有大功率、大流量、高扬程、大变幅等特点,将应用于环北部湾广东水资源配置工程地心泵站。该泵由东方电机主研,依托六十多年的水力机械研发制造技术积淀,围绕大泵国产化替代、产品性能提升、智慧产品与水泵一体化系统开发三大战略方向,攻克大泵研制技术难关,建立了高端大泵技术体系,为国家重大水利工程装上“中国心”。
核一级设备用耐辐照、高强度SA-508 Gr.3钢用焊接材料
核一级设备用耐辐照、高强度SA-508Gr.3钢用焊材料以“国和一号”蒸汽发生器为依托,2019年,东方重机、上海核工院与四川大西洋联合创建核电焊接材料国产化产学研用平台,合作期间,三方共同开展了不锈钢、低合金钢、镍基三大类共18种牌号焊材的研发与应用研究。2021年6月,成功应用于“国和一号”蒸汽发生器最终环缝,无损检测与理化性能一次性合格,实现了国产焊材在核岛主设备上“零的突破”,标志着核电焊接材料国产化取得重大里程碑进展。
百万千瓦凝抽背热电联产机组
世界首台百万等级凝抽背热电联产机组由东方汽轮机、东方电机等企业联合研制,首创带自同步离合器低压缸前置方案,彻底解决切缸供热运行时低压缸末级叶片鼓风超温问题,采用多重约束条件下高效主机设计等关键技术,可实现纯凝、抽凝、背压三种模式灵活运行。该新型汽轮发电机配备定、转子弹性支撑系统,定子端部采用铜屏蔽加磁屏蔽的双重屏蔽结构,首次在百万汽轮发电机上采用定子不锈钢空心线,全面保障了机组在复杂工况下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供热能力、热电比及供热效率等关键指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保障数千万平方米范围稳定清洁供暖,具有重要的工程示范作用和推广应用价值。
20兆瓦化学链燃烧发电成套装备
20兆瓦化学链燃烧发电成套装备依托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化学链燃烧发电关键技术及工程示范”开展设计制造。由东方锅炉、清华大学、中国大唐环境公司等10余家顶尖高校及龙头企业组建全链条创新团队,在国际上率先开展首台20兆瓦煤/生物质化学链燃烧发电工业示范,进行全链条系统化建设,突破化学链燃烧工业放大难题,填补国际上化学链燃烧发电的技术空白。该装置绿色低碳效益显著,相较当前CCUS技术300元/吨的碳捕集成本直降50%。装置投运后,年捕集高纯度二氧化碳约3.5万吨,能广泛应用于工业增采、食品加工、化工合成等领域,助力构建跨行业低碳产业链,为全国碳交易市场提供核心资源支撑。
1000兆瓦级高效、灵活、超大流量 双抽热电联产机组
东方汽轮机牵头研制的国内首台百万等级超大流量双抽可调供热机组,采用了多变量耦合供热自动控制、轴系推力自适应、复合加载高效叶型流型、排汽缸耦合末级叶片设计、高温部件灵活运行解决方案等关键技术,机组各关键指标均远远领先于国内已投运同类机组水平,树立北方高寒地区“煤电转型+集中供热”标杆,是内蒙古自治区民生领域的重点工程。
近日,国家能源局正式公布了第五批能源领域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名单,东方电气集团主持和参与的7个装备入选。这些成果不仅体现了东方电气在能源装备核心技术上的重大突破,填补了多个领域技术空白,更为推动能源结构转型、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提供了坚实支撑
近日,国家能源局正式公布了第五批能源领域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名单,东方电气集团主持和参与的7个装备入选。这些成果不仅体现了东方电气在能源装备核心技术上的重大突破,填补了多个领域技术空白,更为推动能源结构转型、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提供了坚实支撑。
一起来了解一下这些入选项目吧↓↓↓
百公斤级车载液氢系统
该系统依托攀枝花液氢应用示范区的氢能重卡项目,目前车辆已完成路试,不仅为车载液氢大功率燃料电池系统开发提供了全新思路,更标志着我国液氢重卡研制与示范运行迈入全新阶段。该氢能重卡的主要动力源是东方锅炉自主研发、适配液氢系统的大功率燃料电池系统,实现了能量梯级利用与氢源稳定,进一步提升了系统效率和车辆运行经济性,为能源结构转型、绿色低碳交通提供了关键装备支撑。
26兆瓦级半直驱海上风力发电机组以及主轴轴承、全系列齿轮箱轴承
26兆瓦级半直驱海上风力发电机组是目前全球单机容量最大、叶轮直径最长的海上全国产化风电机组,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机组研制期间,东方风电、东方研究院联合上下游企业、应用单位协同攻关,突破了多项关键技术难题。2024年10月,机组在福建福清下线。在年平均10米/秒的风速下,单台机组每年可输出1亿度电,可满足5.5万户普通家庭一年的生活用电,可节约标准煤3万余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8万余吨。
46兆瓦大容量单级单吸立式离心泵
46兆瓦大容量单级单吸立式离心泵是全球单泵容量最大的立式单级单吸离心泵,也是国内单泵设计流量最大的离心泵,具有大功率、大流量、高扬程、大变幅等特点,将应用于环北部湾广东水资源配置工程地心泵站。该泵由东方电机主研,依托六十多年的水力机械研发制造技术积淀,围绕大泵国产化替代、产品性能提升、智慧产品与水泵一体化系统开发三大战略方向,攻克大泵研制技术难关,建立了高端大泵技术体系,为国家重大水利工程装上“中国心”。
核一级设备用耐辐照、高强度SA-508 Gr.3钢用焊接材料
核一级设备用耐辐照、高强度SA-508Gr.3钢用焊材料以“国和一号”蒸汽发生器为依托,2019年,东方重机、上海核工院与四川大西洋联合创建核电焊接材料国产化产学研用平台,合作期间,三方共同开展了不锈钢、低合金钢、镍基三大类共18种牌号焊材的研发与应用研究。2021年6月,成功应用于“国和一号”蒸汽发生器最终环缝,无损检测与理化性能一次性合格,实现了国产焊材在核岛主设备上“零的突破”,标志着核电焊接材料国产化取得重大里程碑进展。
百万千瓦凝抽背热电联产机组
世界首台百万等级凝抽背热电联产机组由东方汽轮机、东方电机等企业联合研制,首创带自同步离合器低压缸前置方案,彻底解决切缸供热运行时低压缸末级叶片鼓风超温问题,采用多重约束条件下高效主机设计等关键技术,可实现纯凝、抽凝、背压三种模式灵活运行。该新型汽轮发电机配备定、转子弹性支撑系统,定子端部采用铜屏蔽加磁屏蔽的双重屏蔽结构,首次在百万汽轮发电机上采用定子不锈钢空心线,全面保障了机组在复杂工况下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供热能力、热电比及供热效率等关键指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保障数千万平方米范围稳定清洁供暖,具有重要的工程示范作用和推广应用价值。
20兆瓦化学链燃烧发电成套装备
20兆瓦化学链燃烧发电成套装备依托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化学链燃烧发电关键技术及工程示范”开展设计制造。由东方锅炉、清华大学、中国大唐环境公司等10余家顶尖高校及龙头企业组建全链条创新团队,在国际上率先开展首台20兆瓦煤/生物质化学链燃烧发电工业示范,进行全链条系统化建设,突破化学链燃烧工业放大难题,填补国际上化学链燃烧发电的技术空白。该装置绿色低碳效益显著,相较当前CCUS技术300元/吨的碳捕集成本直降50%。装置投运后,年捕集高纯度二氧化碳约3.5万吨,能广泛应用于工业增采、食品加工、化工合成等领域,助力构建跨行业低碳产业链,为全国碳交易市场提供核心资源支撑。
1000兆瓦级高效、灵活、超大流量 双抽热电联产机组
东方汽轮机牵头研制的国内首台百万等级超大流量双抽可调供热机组,采用了多变量耦合供热自动控制、轴系推力自适应、复合加载高效叶型流型、排汽缸耦合末级叶片设计、高温部件灵活运行解决方案等关键技术,机组各关键指标均远远领先于国内已投运同类机组水平,树立北方高寒地区“煤电转型+集中供热”标杆,是内蒙古自治区民生领域的重点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