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变电工京津冀产业园获评三星级零碳园区
2天前

日前,特变电工京津冀产业园经一系列严格审核与评估,成功取得中国节能协会颁发的零碳园区证书,获评三星级零碳园区。

全文共1168字,读完约需4分钟

日前,特变电工京津冀产业园经一系列严格审核与评估,成功取得中国节能协会颁发的零碳园区证书,获评三星级零碳园区。



证书显示,2024年全年,特变电工京津冀产业园通过绿色发电、绿证抵消等多种绿色手段,将排放的6531.24吨二氧化碳完全消纳,相当于超40万棵大树一年的碳吸收量,实现了相对“零碳”。



特变电工京津冀产业园采用数字化生产制造体系,打造了高端电力设备研发和智能制造生产基地。2024年4月,园区一期11.5MW分布式光伏投运。随后,二期光伏和光储充站竣工,空气源热泵完成气改电,应用物联网、大数据和模型技术打造的零碳智慧运营管理平台投入使用。源头脱碳、过程减碳、终端降碳、智慧管碳的零碳架构搭建完成,与园区智能制造“擦出火花”,和员工办公生活深度融合,有效推动生产用能成本稳步下降,碳排放显著降低。



站在园区制高点俯瞰,连片的厂房屋顶被深蓝色光伏板覆盖,宛如一片静谧的海洋。在特变电工京津冀产业园,“降碳”与“增质”如同一枚硬币的两面,共同撬动着特变电工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园区后勤管理中心能源运维工程师张纪澍举例说:“当光伏发电量充足时,我们就会增加大功率设备比如干燥罐、退火炉等的使用,充分利用清洁能源;在用电低谷期或是光伏发电不足时,我们会及时减少不必要的设备启动,避免能源的浪费。这种开启和关闭都是零碳运营平台根据日积月累的计算自动给出的策略。”



据统计,仅干燥罐、退火炉这部分应用绿电后,园区整体度电成本同比下降近40%(2024年)。整个生产过程中,绿电每一次被利用,都被记录在“碳足迹”中,特变电工京津冀智能科技公司每MVA生产碳排也降低超30%。核算单台400kVA变压器,生产过程碳排73.41kg,绿电赋能下,可实现碳减排近60kg。2025年初,两款变压器产品获得了中国船级社颁发的碳足迹评价认证证书。这一证书被广泛认为是特定市场的“绿色通行证”,成为提升品牌价值的“形象名片”。




园区建成了自产的快充桩11台(22枪)、慢充桩5台(5枪),所用的电全部是绿电。设施背后,是特变电工自主研制的充电桩智能调度系统精准调控。这一系统可实时监测光伏发电与电网负荷,动态调整充电功率,最大化利用园区清洁电力,纠正光伏发电时段与充电桩充电的时间差,使得园区绿电消纳率提升显著,充电成本更低,运营成本也得到进一步优化。


园区建设过程中,特变电工整合了施工运维,实施了节能技改,应用了自主开发的零碳运营平台,自主研制的变压器、组串逆变器、储能电池、电缆、一次设备、二次设备、充电桩等全套关键设备,最大限度减少产品、施工等碳排量。

顺势而为,乘势而上,特变电工零碳园区建设在2025年的夏秋之交结出硕果。当夕阳为光伏板镀上金边,这座园区仍在书写它的零碳故事,它告诉我们,屋顶可以发电、空调可以净碳、机器也可以“呼吸”,零碳蓝图终将实现。


特变电工京津冀产业园获评三星级零碳园区
2天前

日前,特变电工京津冀产业园经一系列严格审核与评估,成功取得中国节能协会颁发的零碳园区证书,获评三星级零碳园区。

全文共1168字,读完约需4分钟

日前,特变电工京津冀产业园经一系列严格审核与评估,成功取得中国节能协会颁发的零碳园区证书,获评三星级零碳园区。



证书显示,2024年全年,特变电工京津冀产业园通过绿色发电、绿证抵消等多种绿色手段,将排放的6531.24吨二氧化碳完全消纳,相当于超40万棵大树一年的碳吸收量,实现了相对“零碳”。



特变电工京津冀产业园采用数字化生产制造体系,打造了高端电力设备研发和智能制造生产基地。2024年4月,园区一期11.5MW分布式光伏投运。随后,二期光伏和光储充站竣工,空气源热泵完成气改电,应用物联网、大数据和模型技术打造的零碳智慧运营管理平台投入使用。源头脱碳、过程减碳、终端降碳、智慧管碳的零碳架构搭建完成,与园区智能制造“擦出火花”,和员工办公生活深度融合,有效推动生产用能成本稳步下降,碳排放显著降低。



站在园区制高点俯瞰,连片的厂房屋顶被深蓝色光伏板覆盖,宛如一片静谧的海洋。在特变电工京津冀产业园,“降碳”与“增质”如同一枚硬币的两面,共同撬动着特变电工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园区后勤管理中心能源运维工程师张纪澍举例说:“当光伏发电量充足时,我们就会增加大功率设备比如干燥罐、退火炉等的使用,充分利用清洁能源;在用电低谷期或是光伏发电不足时,我们会及时减少不必要的设备启动,避免能源的浪费。这种开启和关闭都是零碳运营平台根据日积月累的计算自动给出的策略。”



据统计,仅干燥罐、退火炉这部分应用绿电后,园区整体度电成本同比下降近40%(2024年)。整个生产过程中,绿电每一次被利用,都被记录在“碳足迹”中,特变电工京津冀智能科技公司每MVA生产碳排也降低超30%。核算单台400kVA变压器,生产过程碳排73.41kg,绿电赋能下,可实现碳减排近60kg。2025年初,两款变压器产品获得了中国船级社颁发的碳足迹评价认证证书。这一证书被广泛认为是特定市场的“绿色通行证”,成为提升品牌价值的“形象名片”。




园区建成了自产的快充桩11台(22枪)、慢充桩5台(5枪),所用的电全部是绿电。设施背后,是特变电工自主研制的充电桩智能调度系统精准调控。这一系统可实时监测光伏发电与电网负荷,动态调整充电功率,最大化利用园区清洁电力,纠正光伏发电时段与充电桩充电的时间差,使得园区绿电消纳率提升显著,充电成本更低,运营成本也得到进一步优化。


园区建设过程中,特变电工整合了施工运维,实施了节能技改,应用了自主开发的零碳运营平台,自主研制的变压器、组串逆变器、储能电池、电缆、一次设备、二次设备、充电桩等全套关键设备,最大限度减少产品、施工等碳排量。

顺势而为,乘势而上,特变电工零碳园区建设在2025年的夏秋之交结出硕果。当夕阳为光伏板镀上金边,这座园区仍在书写它的零碳故事,它告诉我们,屋顶可以发电、空调可以净碳、机器也可以“呼吸”,零碳蓝图终将实现。


关闭
注册 登录
手机号:
密码: 忘记密码?
注册 登录
手机号:
密码:
确认密码:
验证码:
密码重置
手机号:
新密码:
确认密码:
验证码:
返回
请输入图片验证码